现代解析
这首诗《春归》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时,诗人内心的留恋与怅惘。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春天尾声的独特韵味。
首联“百计留春春亦归,东君欲别更依依”直接点题:诗人想尽办法留住春天,但春天依然要离开;连掌管春天的东君(拟人化的春神)也显得依依不舍。这种拟人手法让春天的离去有了情感色彩,仿佛春天也不愿离开。
中间两联用四个典型意象勾勒出暮春图景:
1. “空庭夜雨醒残梦”写夜雨过后,庭院空荡,诗人从残存的春梦中醒来,暗示春天即将消散如梦。
2. “芳草天涯怨落晖”写蔓延到天边的芳草在夕阳中似含哀怨,用拟人手法表现暮春的惆怅。
3. “绕树乍听莺百啭”突然听到黄莺绕着树枝欢唱,展现春天最后的活力。
4. “衔泥惊见燕双飞”燕子成双衔泥筑巢的温馨场景,反衬出诗人形单影只的落寞。
尾联“欲寻红紫无踪迹,花点池塘絮点衣”最富画面感:想寻找盛开的花朵(红紫代指鲜花),却只看到飘落的花瓣点缀池塘,柳絮沾满衣裳。这两个细节生动呈现了春尽的景象——不是突然消失,而是化作飞花柳絮温柔地告别。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春归”转化为可感的具体画面:夜雨、芳草、莺燕、飞花、柳絮,这些意象共同构成暮春交响曲。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但通过“百计留”“怨”“惊见”“欲寻”等情感动词,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份留恋。最后衣襟沾絮的细节,仿佛春天在离去时还调皮地留下印记,让惆怅中透着一丝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