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崇庆常公殉节传后

东北有伟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啸歌抒幽覃。

春嘘山矗矗,秋净水潭潭。琴能鸣其治,泉亦忘其贪。

符彼循吏传,如皈弥勒龛。蚤蔚凤苞九,易报鹿鸣三。

所难在大节,而匪矢空谈。牙璋入三巴,偫粮供鱼蚕。

天落一将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动与意气酣。

胆固大如斗,手乃剑磨镡。舌为犀锋利,目为虎视耽。

日晕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饴甘。

蠢尔如豕突,瞬顾已就戡。卓哉此鸿爪,千秋迹可探。

承庥在翼子,明发慎毋惭。浩歌起遐瞩,蜀山挺翠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豪迈的语言歌颂了一位西南地区的英雄人物常公。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如皈弥勒龛")用比喻手法展现常公的政绩:像春风滋养高山,像秋水净化深潭,他的治理如琴声般和谐,让百姓忘记贪婪。这些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常公治理有方、深得民心的形象。

第二部分("蚤蔚凤苞九"到"就之若饴甘")集中描写常公的英勇事迹。诗人用一系列夸张的比喻:胆大如斗、目光如虎、舌利如剑,展现他临危不惧的气概。特别是"天落将星""地震五丁"的描写,把常公比作天降神将,用夸张手法突出他的非凡勇武。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升华主题,写常公视死如归的精神。面对敌人像野猪般的进攻,他从容应对。诗人用"泰山之重"比喻常公之死的价值,用"饴糖之甜"形容他面对死亡的坦然,最后以蜀山青翠的景色作结,暗示英雄精神长存。

全诗最精彩的是运用了大量生动比喻(如胆如斗、目如虎)和夸张手法(将星陨落、地震山摇),把一位地方英雄写得气吞山河。通过对比常公文治时期的温和形象与战时的勇武形象,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完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品格的崇高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