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夏日溪边小景。
前两句写动态的自然景象:乌云像被鸟儿驮着一样飘过山前,带来一场阵雨;白鹭妈妈带着幼鸟飞向远处的水湾避雨。这里用"鸟云"的比喻很新颖,把乌云飘动比作鸟儿飞翔,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后两句转到人的视角:诗人独自站在溪边亭子里,看似无所事事,其实正静静欣赏着湍急溪水流过石滩的潺潺声响。"镇潺潺"的"镇"字用得很妙,既表示水流声持续不断,又暗含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 - 飞鸟、流水的动感与诗人静立的姿态形成对比 2. 大小相映 - 辽阔的天空景象与细小的溪流声相互衬托 3. 闲适心境 - 通过"无个事"的悠闲,传递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惬意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让我们感受到他享受独处、亲近自然的愉悦心情。就像现代人用手机拍下美好瞬间一样,诗人用文字定格了这个充满生趣的夏日片刻。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