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题李氏月心精舍

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君看灵光湛止水,塾与明镜行秋空。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探讨了永恒与短暂的人生哲理。

开头用"坎阳"(指月亮)比喻人心,说月亮和人心一样,本质都是纯净通透的。接着描绘月光如水般清澈,像明镜一样映照秋空,突出月光的永恒不变。

然后笔锋一转,说月亮万古不变,而人生百年匆匆,转眼就会老去。这里用月亮的"不改色"对比人生的"忽忽成翁",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月亮虽有圆缺变化,但总量不会增减("盈虚如彼莫消长"),这种永恒不变的特性,和人心追求的境界其实是相通的("将无同")。

全诗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这样的智慧: 1. 外在事物会变化,但本质永恒 2. 人生短暂,但要像月亮一样保持内心的澄明 3. 参透这个道理,就能达到超脱的境界

诗人用日常可见的月亮,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把深刻的哲理说得亲切自然,这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