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芜婉仙夫人侍儿也风致婉妙年甫及笄其父将为择耦夫人送之以诗余为继声
来是嫣然去黯然,盈盈未是嫁时年。鸟犹带绫方呼熟,草亦如花要趁鲜。
曾学大家羞更好,便为贫妇德须贤。遥知此去芦帘下,魂绕璚楼玉镜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侍女离开主人家时的复杂心情,以及诗人对她的美好祝愿。
前两句写离别场景:侍女来时笑容甜美,离开时却神情黯然。她正值十五六岁的青春年华,但还没到最适合出嫁的年龄。这里用"盈盈"形容少女的青春活力,用"嫁时年"暗示她即将面临的人生转变。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和劝诫:就像鸟儿刚学会鸣叫还不够熟练,青草要趁着新鲜时采摘,暗示青春易逝要珍惜。诗人叮嘱她:虽然你跟着贵族小姐学过礼仪,但嫁作贫妇后更要注重贤惠品德。这里"大家"指贵族小姐,"羞更好"是说知礼守节更重要。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虽然你要去过清贫生活(芦帘指简陋房屋),但你的心还会留恋曾经生活过的华美楼阁(璚楼玉镜指富贵人家的居所)。通过贫富对比,突出少女对旧日生活的眷恋。
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把少女离别时的不舍、对未来的忐忑,以及诗人长辈般的关怀都生动展现出来。用鸟、草等自然意象作比,既通俗又富有诗意,让读者感受到青春的美好与易逝。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