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伯杲

一自城南别,无书直到今。
凄凉春夜雨,点滴故人心。
笋长林添竹,蚕成柘减阴。
清溪吟历处,曾有梦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语言朴实却充满真情实感。

前两句直接说"自从在城南分别后,再没收到你的书信",像两个老朋友拉家常,简单一句话就道出了思念的时间跨度。春雨淅沥的夜晚,雨滴声让诗人想起故人,这里用"凄凉"形容雨夜,用"点滴"双关雨声和情谊,把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巧妙融合。

中间两句突然转入对家乡景物的描写:竹林里新笋长成竹子,桑树因养蚕被采叶而变得稀疏。这些看似平常的农家景象,其实是诗人想和友人分享的生活细节,就像我们现在给朋友发照片说"你看,家门口的竹子又长高了"。

最后两句最动人:在清澈溪边散步时,总觉得你会出现在梦里。这种期待梦中相见的心理,把说不尽的思念都浓缩在一个"梦"字里。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手写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友人的牵挂,以及期待重逢的殷切心情。

侯畐

侯畐(1204年—1258年),字道子,号霜崖,宋朝时期浙江省乐清市缑山(今属蒲岐镇)人。三贡于乡,两试转运司,皆第一,进礼部考试,未取,弃文习武。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以武举出仕,历任合浦县尉(今属广西)、柳城(今广西柳州)知县、卫步军司干办公事、侍卫马军行司计议官等职。宝祐五年(1257年),调任海州(今连云港)通判兼河南府计议官。次年十一月,叛将李松寿(降元后改名李璮)割据山东,引兵突击涟水、泗州一带,畐率部抗击,众寡不敌,英勇牺牲,终年55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