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使君宿大梁驿

旌旗江上出,花外卷帘空。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使君(官员)在大梁驿同宿时的情景和感受,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

前四句写景:江边旌旗招展,花丛外卷起的帘子显得空荡。夜色中月亮爬上城头,带着春寒的水风吹来。这些画面勾勒出初春夜晚的静谧与微寒,既有官驿的庄重感(旌旗),又透出旅途的孤寂(空帘、寒风水月)。

后四句抒情:虽然我们即将分别各奔前程,但庆幸能听到熟悉的乡音。若问起庐山旧事("匡庐"指庐山),我只能惭愧地说自己始终未能达到高僧慧远那样的境界。这里用"语音同"巧妙传递他乡遇故知的温暖,而结尾以"愧远公"的谦逊姿态,既表达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又暗含对仕途奔波的自省。

全诗亮点在于用驿站寻常景物(旌旗、帘子、月色)烘托复杂心绪,将旅途的寒冷与乡音的温暖对比,最后以庐山典故升华,展现文人特有的含蓄自省。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藏着对人生际遇的细腻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