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摇苍烟,
鸂鶒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
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谪仙欲识雷斧手,
刬却古今愁共丑。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
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鸂鶒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
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谪仙欲识雷斧手,
刬却古今愁共丑。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
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愁绪,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开篇用"楚云团翠八百里"勾勒出洞庭湖的辽阔,湖面如翡翠般碧绿,云霞缭绕。"澧兰吹香"带来春天的气息,而"白头渔子摇苍烟"则刻画了老渔夫在晨雾中摇船的画面,鸂鶒(一种水鸟)被惊飞的细节更添生机。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用"龙叟夜叹"和"铁笛未响"暗示诗人内心的忧愁。"露寒紫藟结新愁"以藤蔓结霜比喻愁绪凝结,"城角泣断"则用拟人手法表现秋日的萧瑟。这里将自然景物与情感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被贬谪的苦闷。
后段提到"谪仙"(指李白)和"雷斧手"的典故,表达想要铲除古今愁苦的豪情。"鲸游碧落"的奇幻想象和"作诗三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矛盾的心境:既向往超脱,又难掩忧愁。
结尾以"瀛洲一棹何时还"的设问,流露出对归隐的向往。"满江宫锦看湖山"最终将视线拉回眼前美景,用绚丽的宫锦比喻湖光山色,在愁绪中仍不失对美的欣赏。
全诗就像一部湖光山色的纪录片:晨雾中的渔船、惊飞的水鸟、夜叹的老者、结霜的藤蔓...这些画面既展现洞庭湖的四季之美,又暗含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自然景物变成表达情感的密码,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复杂的心绪。
裴说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