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台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隐士故居的所见所感,充满了仙气飘飘的山林意境。

开头写诗人寻找隐士陶弘景的住所,一路上看到许多古迹。青翠的山峰环抱着清澈的泉水,洁白的云朵环绕着苍青的崖壁,画面清新脱俗。走过碎玉桥,就来到隐士的住处。这里有一块嶙峋的巨石,据说是仙人当年炼丹的地方,高耸险峻,向下看深不见底。

诗人坐在石头上小憩,四周万籁俱寂,只听见松涛阵阵。他放声长啸,惊动了天上的白云,突然下起的山雨仿佛在催促他赶快作诗。最后诗人感叹:就算写出好诗,又有谁能真正懂得其中真意呢?大概只有像陶弘景这样品行高洁的隐士才能欣赏吧。

全诗通过寻访隐士故居的过程,展现了远离尘嚣的山林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白云"、"松风"等意象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意境,"长啸"、"催诗"等动态描写又让画面生动起来。结尾的感慨更点明了诗人渴望知音的心境,让整首诗在写景之余更添一份深沉的情感。

吴通

吴通,字远贤(《东瓯诗存》作宜中),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知德安县。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