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春时节宫廷中的芍药盛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春深百卉过芬芳,雕槛惟馀芍药香"是说:春天快结束时,百花已经凋谢,只有雕花栏杆旁的芍药还在散发香气。这里用"惟馀"二字突出了芍药的独特,暗示它比别的花更耐春、更持久。
后两句"应是东君偏着意,日华浮动御衣黄"则用拟人手法,把太阳神(东君)写得像人一样偏心,特意用阳光(日华)照耀着御衣黄色的芍药花。"御衣黄"既是芍药品种名,又暗合皇家气质,阳光在花瓣上跳动的画面既华贵又灵动。
全诗妙在:
1. 用"百卉过芬芳"做背景板,瞬间聚焦到芍药这一主角
2. "日华浮动"四个字让静态的花有了光影流动的美感
3. 把自然现象写成神仙偏心,平淡中透着俏皮
4. "御衣黄"双关语既写花色又暗含皇家气象,不露痕迹地抬高了芍药的身价
就像用手机拍了个小视频:先扫过凋谢的百花,镜头突然定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黄色芍药上,最后还给花瓣上的反光来了个特效慢镜头。
王仲修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圭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八年,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圭诉冤,尽复圭故官谥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