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魏醇父菊庄
东篱采采人归来,长歌三嗔书生老。
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
一枝可爱况千业,想应苦吟被花恼。
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此时此花抱幽贞,宁卫世间颜色好。
日斜寒照萼明韡,霜经净彻香远到。
淡焉见谓山泽癯,渊乎我爱其似道。
荒畦野迳尤惬性,何似移根伴枯槁。
虽知晚节亦何用,为制颓龄聊自保。
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
一枝可爱况千业,想应苦吟被花恼。
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此时此花抱幽贞,宁卫世间颜色好。
日斜寒照萼明韡,霜经净彻香远到。
淡焉见谓山泽癯,渊乎我爱其似道。
荒畦野迳尤惬性,何似移根伴枯槁。
虽知晚节亦何用,为制颓龄聊自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菊园中的生活,通过菊花的高洁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采菊人归来,感叹书生易老,暗示青春短暂。接着提到年轻人志向远大,却早早开始种菊,看似矛盾,实则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一枝可爱况千业"说即使一朵菊花也值得珍视,胜过世俗功名。诗人想象种菊人可能因爱花成痴,甚至被花"恼"——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表现对菊的极度喜爱。
中间部分用秋天的西风、白露营造清冷氛围,衬托菊花不畏严寒的品格。"宁卫世间颜色好"说菊花不屑与俗艳花朵争艳,保持自己的本色。寒霜中菊花依然明艳芬芳,象征高洁之士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操守。
最后诗人将菊花比作山野隐士,认为它体现了"道"的精神。荒芜的田园野径反而让人感到自在,暗示远离喧嚣的快乐。即使知道菊花在晚年无甚大用,但种植它能让人保持心境年轻,抵御岁月侵蚀。
全诗通过菊花表达了这样的生活态度:不随波逐流,在简单生活中找到乐趣,保持内心的纯净。就像菊花在寒秋中独自绽放,人也可以在纷扰世界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推崇的理想境界。
游九功
建宁建阳人,字勉之,一字禹成,号受斋先生。游九言弟。以荫补官。累除兵部郎官,出知泉州。理宗端平初,召为司农少卿,论沿边夫役之弊。兼枢密副都承旨,知庆元府,以循吏称。入权刑部侍郎,奉祠。清慎廉恪,与九言自为师友。卒年八十一。谥文清,或作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