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芜湖十八韵
持节出京华,扬舲越江县。
峰回南天豁,浪转北风便。
飕飕葭苇乱,惨惨林木变。
秋草入芜湖,微阳隐淮甸。
艰难水宿屡,漂荡羁游荐。
怀乡思悄悄,去国情恋恋。
亲承天子诏,实藉诸公荐。
观风五岭外,问俗数州遍。
勋名企前哲,才力惭群彦。
奔走敢辞劳,登临自忘倦。
乔木俯茆茨,烟火眼中见。
牛羊夕散漫,禾黍岁丰衍。
因思在山乐,始觉为士贱。
关山值摇落,节序忽流转。
天高露如霜,月白江似练。
烦忧感羁旅,往事徵记传。
衔芦想冥鸿,巢幕危戎燕。
归去掩云关,黄金犹可鍊。
峰回南天豁,浪转北风便。
飕飕葭苇乱,惨惨林木变。
秋草入芜湖,微阳隐淮甸。
艰难水宿屡,漂荡羁游荐。
怀乡思悄悄,去国情恋恋。
亲承天子诏,实藉诸公荐。
观风五岭外,问俗数州遍。
勋名企前哲,才力惭群彦。
奔走敢辞劳,登临自忘倦。
乔木俯茆茨,烟火眼中见。
牛羊夕散漫,禾黍岁丰衍。
因思在山乐,始觉为士贱。
关山值摇落,节序忽流转。
天高露如霜,月白江似练。
烦忧感羁旅,往事徵记传。
衔芦想冥鸿,巢幕危戎燕。
归去掩云关,黄金犹可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出差途中的所见所感,用旅途风景带出复杂心情,既有公务在身的责任感,又有漂泊思乡的愁绪,还暗含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开篇像游记电影镜头:官员手持符节离开京城,乘船穿过长江。南方山峰连绵,北风推着船走得很顺。芦苇在风中沙沙响,树木在秋色中变色,小船驶入芜湖时,夕阳正隐没在淮河平原——这些景物描写既真实又带着情绪,秋风萧瑟的画面暗示着心情的沉重。
中间部分像内心独白:频繁的水上漂泊让他想家("怀乡思悄悄"),但想到自己是奉皇帝命令出差("亲承天子诏"),又打起精神工作。他谦虚地说自己能力不如前辈贤才("才力惭群彦"),但依然勤恳奔走。这时画面切到田园景象:高树下有茅草屋,炊烟袅袅;牛羊傍晚散着步,庄稼丰收——这温馨场景突然让他觉得,当官奔波不如隐居山野快乐("始觉为士贱"),透露出对仕途的疲惫感。
最后用秋夜景色升华主题:霜重的夜空挂着明月,江水像白绸带(经典比喻"月白江似练")。他想到大雁南飞、燕子危巢的自然现象,就像自己漂泊不定。结尾突然转折:还是回去吧,只要保持操守,黄金般的品格终会显现("黄金犹可鍊")——在矛盾中找到了坚持的动力。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旅途风景串联情绪,秋景与愁思自然融合;二是真实展现官员的内心矛盾,既有责任感又有倦怠感;三是结尾的突然振作,让整首诗的格调从低沉转为坚韧,就像现代人加班到深夜抱怨工作,最后却又给自己打气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