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暂时放下繁忙的公务,去拜访一位隐居的道士朋友,感受到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
开头两句说诗人难得有空闲,暂时摆脱了官场琐事,去拜访住在山里的道士朋友。连天上的云都好像懂得人意,自由舒卷。这里用云的自由比喻诗人此刻放松的心情。
中间四句写诗人在朋友家的感受:在桑树下住了三晚,感觉像读了十年书一样充实。每天吟诗喝酒自得其乐,吃松柏饮朝霞,过着道士般清雅的生活。"三度宿"和"十年书"的对比,突出这种隐居生活带来的精神收获。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只要心里没有烦心事,哪里不能安家呢?表达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诗人觉得只要内心自在,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容身之处。
全诗通过描写短暂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用"云卷舒"、"食柏餐霞"等意象营造出飘逸脱俗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陈文孙
陈文孙,三山(今福建福州)人。理宗绍定中知博罗县(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后知封州(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二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