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言怀

旅舍少相识,孤吟俗态分。
客情生夜雨,归梦入秋云,
砌冷萤频过,窗幽雁忽闻。
西峰泉石在,终去谢人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客栈中的孤独感受和对自然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旅店里没什么认识的人,独自吟诗时更能感受到自己与世俗的不同。这里用"俗态分"三个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

中间四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夜雨让思乡之情更浓,秋云中做着回家的梦。台阶旁萤火虫频繁飞过,安静的窗外突然传来雁鸣。这些意象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萤火虫的"冷"和雁鸣的"幽"都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寂。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心声:西边山峰的泉水山石还在那里,自己终究要离开人群去往自然。这里的"谢"是告辞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客栈夜雨、秋云归梦、萤火飞雁等意象,把旅人的孤独和向往写得既真实又动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群的疏离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内心那份纯净的追求。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