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元之出知黄州

杨花飞雪奈愁何,且为湘纍赋九歌。
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況复夜猿多。
风烟经眼怜新隔,魑魅窥人喜乍过。
月落横江天柱杳,云山寥寂想鸣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写给好友王元之的送别之作。全诗通过描绘萧瑟的春景和荒凉的旅途,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愁绪和牵挂。

开篇"杨花飞雪奈愁何"用杨花似雪的景象,暗喻离愁纷乱如雪。"湘纍赋九歌"借用屈原的典故,暗示友人像屈原一样遭遇贬谪。三四句"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況复夜猿多"继续渲染凄凉氛围:芳草还未茂盛就听到杜鹃哀鸣,荒林中夜猿啼叫更添孤寂。

五六句"风烟经眼怜新隔,魑魅窥人喜乍过"写旅途艰险:风烟阻隔视线,魑魅(比喻小人)暗中窥伺。最后两句"月落横江天柱杳,云山寥寂想鸣珂"是想象友人到达黄州后的场景:月落时分天柱山隐没在远方,在寂静云山中仿佛还能听到友人玉佩的声响,表达深深的思念。

全诗特色在于:
1. 善用意象:杨花、杜鹃、夜猿等意象层层递进地烘托离愁
2. 虚实结合:既有眼前实景,又有想象之景
3. 用典自然:屈原的典故用得不着痕迹
4. 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

诗人没有直白说"我多舍不得你",而是把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那份深沉的友情,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美的体现。

郭舆

郭舆,字孟高,号月江老人,官大理寺丞(《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