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题濂溪先生书堂二首

出城三四里,矫首惬遐观。
顿觉市声绝,忻从天宇宽。
康山书几净,湓浦砚泓寒。
一诵爱莲说,尘埃百不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城市喧嚣,来到郊外书堂的宁静体验,表达了对自然与学问的热爱。

前四句写诗人出城后的感受:走出热闹的城区三四里,抬头远望就感到心旷神怡。城市的嘈杂声突然消失,开阔的天空让人心情愉悦。这里用"矫首惬遐观"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诗人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后四句聚焦书堂环境:康山(可能是山名)旁的书桌纤尘不染,湓浦(水名)边的砚台透着寒意。最妙的是结尾——当读到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感觉所有世俗烦恼都与我无关了。诗人通过"书几净""砚泓寒"这些具体物品的描写,营造出清雅的书斋氛围。

全诗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的转折:从客观环境描写突然转入主观感受,用"一诵爱莲说"这个读书动作,把外在的宁静与内心的超脱完美连接起来。就像现代人放下手机走进图书馆,一翻开好书就忘记了烦恼,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共鸣。

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好安静",而是通过"市声绝""天宇宽"等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柴中行

柴中行,字与之,人称“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万年县南溪乡营里村)人。文公之子,后周世宗第十三代裔孙。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江州教授,累迁西京转运使、湖南提刑、崇政殿说书、知赣州。于公元1225年遁迹与缑之北里(宁海北郊)。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蒙童说》等书,宋史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