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江居席上醉歌行

王君家住河上头,河水八月清浏浏。
西风入林竹屋冷,蝉鸟杂鸣嫌不幽。
生平于我交最密,俨然胶漆深相投。
君常慕作泉石隐,我亦好为山泽游。
别来许久若数岁,一见辄复苦死留。
进我玉壶之芳醥,馔我璧盘之珍羞。
小儿进蔬果,大儿参献酬。
况有白发亲,谐谑相绸缪,于此不醉将何求。
日高豪饮达半夜,中天片月清辉流。
银河明灭北斗转,繁露欲坠棼烟收。
是时杯行已不记,但觉淋漓云锦裘。
庾亮南楼非足拟,山简习池安得俦。
君不见金谷园,乱鸦芳草黄昏后,绿珠红粉千年愁。
又不见朱雀门,霜戈铁马坐无敌,擒虎英雄今亦休。
不须富贵劳所志,且饮百斛宽烦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间的纵情酒宴,充满豪放洒脱的生活气息,同时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八句是温馨开场。用"河水八月清浏浏"的明净画面引出好友王君的家,竹屋虽简陋却充满自然野趣。两人志趣相投,一个向往隐居山林,一个喜欢山水漫游,久别重逢时主人热情挽留的场景特别真实。

中间十六句浓墨重彩写宴饮。从"玉壶芳醥""璧盘珍羞"的美食美酒,到小儿送果、大儿敬酒的家庭温馨,再到白发长辈的幽默谈笑,层层递进展现热闹场面。"日高豪饮达半夜"的纵情狂欢中,诗人醉眼看到月光流淌、银河闪烁的奇幻夜景,连衣服被酒泼湿都浑然不觉。这里用庾亮、山简两位历史名士的典故,暗示此刻的快乐胜过古人的风雅聚会。

最后八句笔锋一转,用"金谷园""朱雀门"两处历史遗迹的沧桑巨变作对比。曾经奢靡的石崇金谷园只剩黄昏鸦鸣,昔日英雄厮杀的战场也归于平静。结尾点明主旨:与其追逐富贵功名,不如痛快饮酒消愁。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背后,其实是对生命短暂的清醒认知。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生动的细节把一次普通聚会写得酣畅淋漓,既有"小儿进蔬果"的生活气息,又有"银河明灭"的浪漫想象,最后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用朋友真情对抗世事无常,这种豪迈中带着通透的人生态度,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