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送胡南津
朔风吹雪沾客衣,雪花落地还成泥。
翛然一片下瑶宇,森森万象含春姿。
龙蛇入蛰鬼魅伏,玉楼十二光差差。
使君对此有深契,清标素节相因依。
輶轩随处破湮郁,五岭瘴烟寒不飞。
岂云惠泽润九里,瀰漫殆遍天之涘。
东藩浩溔引沧海,天目巃嵷银河低。
凭君一往洒馀沥,爽气瑟瑟连郊圻。
男儿胸次固碨礧,孰委琼玖甘脂韦。
津头举棹发孤啸,相看野色双乌啼。
翛然一片下瑶宇,森森万象含春姿。
龙蛇入蛰鬼魅伏,玉楼十二光差差。
使君对此有深契,清标素节相因依。
輶轩随处破湮郁,五岭瘴烟寒不飞。
岂云惠泽润九里,瀰漫殆遍天之涘。
东藩浩溔引沧海,天目巃嵷银河低。
凭君一往洒馀沥,爽气瑟瑟连郊圻。
男儿胸次固碨礧,孰委琼玖甘脂韦。
津头举棹发孤啸,相看野色双乌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冬日雪景,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开头四句写风雪景象:北风呼啸,雪花沾湿了旅人的衣裳,落地后化为泥土。但雪花从高空飘落的姿态却轻盈优美,仿佛来自仙境,让万物都透出春天的生机。这里用"瑶宇"(天上宫殿)形容雪的高洁,用"春姿"暗示雪孕育生机的力量。
中间八句转向赞美"使君"(指胡南津)。诗人说这位官员像雪一样清高正直,他的到来驱散了岭南地区的瘴气(比喻清除社会弊端)。他的恩泽不仅惠及一方,更似漫天飞雪覆盖大地。这里用"东藩浩溔"(东方广阔海域)和"天目巃嵷"(高耸的天目山)比喻使君气度不凡。
最后六句抒发志向:真正的男儿应该胸怀磊落,怎能像某些人那样用美玉讨好权贵("琼玖"指美玉,"脂韦"指阿谀奉承)?在渡口挥桨长啸时,只愿与使君一同欣赏这苍茫雪景,听乌鸦啼叫。结尾的"双乌啼"既写实景,又暗示诗人与友人志同道合。
全诗妙在将雪景与人格完美结合:雪的纯净象征高尚品格,雪的覆盖力比喻政治影响力,雪的消融滋润万物暗指惠政利民。诗人通过咏雪,既赞美友人,也表明自己不屑趋炎附势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