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三

安得将相似仲山(宋黄彻《䂬溪诗话》卷五)。

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虽然只有一句,但包含了深刻的政治理想和现实感慨。

诗人用"安得"(怎样才能得到)开篇,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渴望——希望能有像"仲山"这样的贤相来辅佐朝政。这里的"仲山"指的是周宣王时的贤臣仲山甫,他以正直敢谏著称,是历代文人心中理想大臣的典范。

诗人所处的时代(宋代)可能面临朝政腐败或外敌侵扰等问题,他通过呼唤古代贤臣的方式,既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也寄托了自己希望国家能得良相、重振朝纲的愿望。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让简单的诗句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思考和家国情怀。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最精炼的文字,把个人抱负、历史典故和现实关怀完美融合,让读者在短短七字中感受到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张商英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