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木棉花①(庚寅)

东风绿梅吹歇,送芳销天末。
砥柱拔、赭傲苍溟,碧江千里云列。
铜鼓⑴起、彤霞漫舞,排空喷薄英灵血⑵。
正蛮歌蹈厉,争知春暮啼鴂。
岭表佗城⑶,楼船初到,叹南天奇绝。
烽火树⑷、一本三荆,顿成盆景雕钵。
祝融魂、熊熊郁郁,海神庙,映红堆雪⑸。
遍三江,粤海煌煌,珊瑚烟烈。
芙蓉妒艳,杨柳垂青,风高远蜂蝶。
自破土、青云难堕,眉叶不争,怒放灯花,崛伸铮骨。
鼍鳞根露,凌霄扬节,尧磐咬笃蟠龙奋,伴斜阳、衔尽霜晨月。
尘寰吊古,阅尽陵谷河山,落英飞啸皆铁。
云雷天地,知子英雄,独有翁山屈。
剖肝胆,把觞怆咽。
一树临风,悲慨沧桑,唾壶任缺。
山连海接,秋冬春夏,殷殷长恨攀枝⑹后,问苍茫、百转刚肠爇。
欲飘万古雄魂,气魄长生,籽胎⑺俱裂。

现代解析

这首《莺啼序·木棉花》以岭南特有的木棉花为线索,通过壮丽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英雄气概与历史沧桑感。全词分为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将木棉花的形象与民族精神、历史变迁紧密相连。

开篇以东风送走梅花、木棉盛放为引子,描绘了木棉如"砥柱"般挺拔于江边的雄姿。"赭傲苍溟""喷薄英灵血"等词句赋予木棉花英雄般的血色与气魄,暗示其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同时"蛮歌蹈厉""春暮啼鴂"又透露出几分悲壮。

第二段转入历史维度,回溯岭南佗城(广州古称)的往事。通过"烽火树""盆景雕钵"的对比,暗喻英雄气概被世俗驯化的悲哀。但木棉花依然如"祝融魂"般熊熊燃烧,在三江粤海间绽放如火如荼的壮美,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段聚焦木棉的品格特质。用"芙蓉妒艳""杨柳垂青"反衬其不媚俗的孤高,"青云难堕""崛伸铮骨"直写其刚毅本性。根如"鼍鳞"、花似"凌霄"的比喻,更强化了其铮铮铁骨的形象。末句"落英飞啸皆铁"将飘落的花瓣比作铁片,新颖有力地表现了即使凋零也保持硬气的特质。

结尾段升华主题,将木棉与岭南先贤屈大均(翁山)的精神相呼应。"剖肝胆""悲慨沧桑"等词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最后以"气魄长生,籽胎俱裂"作结,寓意英雄精神永存,即使种子裂开也要将气魄传承万古,完成了对木棉花精神内核的终极礼赞。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表面咏花,实则写人。作者通过木棉这一意象,歌颂了岭南大地孕育的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那些"喷薄英灵血""飞啸皆铁"的震撼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树红花,更是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而贯穿全词的历史沧桑感,又为这种英雄气概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