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公堂
高高莫公堂,孕秀龙渊西。
造化秘奇胜,路断无轮蹄。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
中流峙龟首,势若吞云霓。
下招巢由隐,上揖松乔栖。
往往春风时,桃花满深蹊。
渔郎信波去,仙源归桨迷。
谁结物外赏,严冬此攀跻。
旋磨苔藓壁,更作磊落题。
万世万斯年,岩岩穹壤齐。
造化秘奇胜,路断无轮蹄。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
中流峙龟首,势若吞云霓。
下招巢由隐,上揖松乔栖。
往往春风时,桃花满深蹊。
渔郎信波去,仙源归桨迷。
谁结物外赏,严冬此攀跻。
旋磨苔藓壁,更作磊落题。
万世万斯年,岩岩穹壤齐。
现代解析
这首《莫公堂》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充满仙气的隐逸之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神秘仙境的构造
诗人用"龙渊西""造化秘奇胜"等词,把莫公堂比作天工开物的秘境,连车马都无法到达。石门被金色霞光笼罩,古老的树木盘绕溪水,龟形山石像要吞下云霞——这些画面像武侠电影里的特效场景,充满奇幻色彩。
2. 隐士的乌托邦
诗中提到上古隐士巢父、许由("巢由")和仙人赤松子、王子乔("松乔"),暗示这里是现实版的桃花源。春风里满山桃花,渔夫误入却找不到归路(化用《桃花源记》典故),强化了这里与俗世的隔绝感。
3. 永恒感的营造
结尾最震撼:诗人在严冬攀岩题字,苔藓覆盖的石壁像天然纪念碑。"万世万斯年"的题词,让这座山岩仿佛获得了与天地同寿的永恒属性——就像现代人在自然奇观上刻"到此一游",但格局升华成了对永恒的宣言。
全诗妙在把游记写成神话:现实中的山水被赋予仙气,冬季的探险变成穿越时空的仪式。最平凡的"题字"行为,通过"苔藓壁""磊落题"的野性书写,成了人与自然签订永恒契约的浪漫仪式。
许当
许当,字当时,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庆历三年(一○四三),以承奉郎知古田县(清乾隆《古田县志》卷五),迁知兴化军(乾隆《晋江县志》卷一二)。神宗熙宁间,知漳、建、汀州(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二五、二六)。与欧阳修、梅尧臣互有唱和(《晋江县志》)。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