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竺慈云大师

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与天竺慈云大师之间的精神交流,展现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前两句写大师从远方而来,虽然久居此地却依然保持超然物表的风采。"林表飞来色"用飞鸟掠过林梢的意象,暗示大师飘逸出尘的气质。"犹怜久卜邻"则表达诗人对能与大师比邻而居的珍视。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修行境界。"沿洄一水路"说世俗生活就像在一条河里来回打转,"梦想五天人"则表现对佛国净土的向往。"谢绝空园草"指大师远离尘世诱惑,"沉冥满几尘"则反衬出俗世的纷扰。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暮色中的云霞仿佛获得了某种顿悟,诗人说如果能像云霞这样领悟真谛,宁愿放弃世俗的虚名。"寄声频"暗指世间的名利追逐。全诗用自然景象比喻修行境界,云、水、草等意象都承载着深刻的禅意,表达了放下执念、追求心灵解脱的佛家思想。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