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葛天民新居

为忆空山雨,因嗟短鬓霜。
幅巾终日仄,侍女古时妆。
乌臼残林外,丹砂旧井旁。
不留禅月画,只踞净名床。
湖镜秋容淡,云庄晓露香。
汲泉须透脉,种果便成行。
使鹤过村店,携孥上野航。
极知秦外叟,全似贺知章。
对佛称居士,翻经悟法王。
自将诗检校,犹与竹商量。
嗟我浑无赖,非公不作狂。
莫移松下石,老子要乘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葛天民的新居生活,充满自然意趣和禅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隐士的日常 诗中用"幅巾终日仄"(整天歪戴头巾)、"侍女古时妆"等细节,展现主人公不拘礼法、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他像古代隐士一样,在乌臼树下、丹砂井边过着简单生活。

2. 与自然的交融 "湖镜秋容淡"写湖水如镜映秋色,"云庄晓露香"说晨露带着清香,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居所环境的清幽。主人公种果树、汲泉水,完全融入自然节奏。

3. 禅意生活哲学 "对佛称居士"表明他的佛教信仰,"翻经悟法王"显示他通过读经参悟佛法。诗中提到"净名床"(维摩诘的禅床)、"禅月画"等佛教元素,体现精神追求。

4. 幽默的人生态度 最后四句特别有趣:自称"老子要乘凉",说没有葛天民相伴自己都不敢放纵,还要霸占松下的乘凉石。这种调侃展现了真性情,打破了传统隐士形象。

全诗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片段,塑造了一位既有文人雅趣、又带市井幽默的隐士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认真生活又不过分严肃"的态度——种果树就排成行,读佛经就认真悟,但该乘凉时也理直气壮地抢石头。这种生活智慧,今天看来依然鲜活。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