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禽言 其五
新妇抱儿归,天清曜日晖。
阴云凝雾雨,新妇抱儿去。
窭窭勃姑鸟,此情那可晓。
有儿有妇不作窠,教去教归几时了。
谢豹谢豹独何心,挈我裳衣无处寻。
白露漙兮风劲,红叶下兮秋深。
我寒终不辞,皇天故不私。
请看穴土重泉下,对人腼面何为者。
阴云凝雾雨,新妇抱儿去。
窭窭勃姑鸟,此情那可晓。
有儿有妇不作窠,教去教归几时了。
谢豹谢豹独何心,挈我裳衣无处寻。
白露漙兮风劲,红叶下兮秋深。
我寒终不辞,皇天故不私。
请看穴土重泉下,对人腼面何为者。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底层妇女的辛酸故事,同时借鸟喻人,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与无奈。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晴天里抱着孩子的媳妇刚回家,转眼阴雨天又被赶出门。这种反复无常的遭遇,暗示她生活在身不由己的处境中。
2. 中间用"勃姑鸟"(布谷鸟)作比喻,讽刺那些有家业却不好好经营的人。就像布谷鸟自己不筑巢,总把蛋下在别人窝里,诗中"有儿有妇不作窠"的人,不断使唤媳妇来回奔波,却从不给她安稳的生活。
3. 最后八句转向抒情。在秋风萧瑟、白露凝结的时节,妇人衣衫单薄无处可去,但她宁愿忍受寒冷也不愿低头求人。结尾两句最震撼:那些在黄土之下的逝者(暗指冷漠的婆家人),活着时对人摆脸色,如今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新妇抱儿归去来"的重复动作,展现底层妇女的卑微与坚韧 - 通过布谷鸟的典故,巧妙批评社会中的剥削现象 - 最后用秋景烘托悲凉,把个人苦难升华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语言朴实如白话,但画面感极强,读来令人心酸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社会,而是用妇人、飞鸟、秋景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辛酸与不平,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