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共登龙榜早翱翔,青琐黄扉佐有唐。
金印隔江闲督府,月娥环席劝飞觞。
皋夔勋鼎先三事,杭越诗同第一章。
不比当年元与白,锦衣易地镇仙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程给事的朋友去越州(今绍兴)当官的故事。全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他仕途的祝福。

前两句说程给事早年就考中进士("龙榜"指进士榜),在朝廷("青琐黄扉"代指皇宫)为唐朝效力,夸他年轻有为。三四句画面感很强:现在他要隔着钱塘江去越州做官了("金印"指官印),但诗人想象着月光下朋友们围坐饮酒送别的温馨场景。

五六句用了两个典故:"皋夔"是上古贤臣,比喻程给事政绩卓著;"杭越诗"指白居易、元稹唱和的诗句,暗示他们的友谊堪比古代文豪。最后两句很巧妙:虽然不像当年元稹、白居易那样互换官职(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元稹任越州刺史),但这次调任越州对程给事来说,就像穿着华服去仙境般美好。

全诗把仕途升迁写得像朋友聚会般轻松,用月光、美酒、锦衣、仙境这些美好意象冲淡了离别的伤感,反而充满对朋友新生活的期待。最打动人心的,是诗人把官场调任描绘成延续古代文豪友谊的浪漫故事,让普通的职场变动有了文化传承的厚重感。

姚原道

姚原道(一○一九~一○八一),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明万历《通州志》卷一)。初仕县尉,历官勾当广西经略司公事,知郁林州,以尚书都官郎中通判杭州(《续会稽掇英集》卷三)。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知吉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年卒,年六十三。事见《山谷集》卷二二《朝请大夫知吉州姚公墓志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