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布袋赞》用简单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位超然洒脱的修行者形象,读起来既有趣味又有深意。
前两句"眼冷千江月,眉横万叠山"用夸张的比喻,说这位高人的眼睛像倒映着无数江水的月亮般清澈冷静,眉毛像绵延的群山般沉稳。这是在形容他看透世事的智慧,和不为外物所动的定力。
后两句"杖头挑布袋,信脚到人间"更妙:他随意把布袋挂在拐杖上,漫不经心地行走人间。这里的"信脚"特别传神,意思是走到哪算哪,完全随性自在。这个形象其实就是民间传说中"布袋和尚"的写照。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用短短20个字就画出了一个看破红尘却又游戏人间的智者形象。他不被世俗束缚,像闲云野鹤般自由,但又不像隐士那样远离尘世,而是带着通透的心态活在人间。这种既超脱又入世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释梵琮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