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春日褰衣问翠微,春郊无地不芳菲。
梨花雪湿白欲碎,草色雨馀青乍肥。
天末烟霞引前旆,道傍萝薜上初衣。
翛然顿惬区中赏,此日抽簪愿不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郊游的惬意景象,充满生机与自由的气息。

前两句写诗人撩起衣袍走进青翠山林,发现郊外处处都是花草芬芳。这里用"褰衣"(撩衣服)这个小动作,暗示诗人迫不及待想亲近自然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春日美景:被春雨打湿的梨花像要融化的白雪,雨后青草鲜嫩饱满得像突然长胖了。天边的云霞像在给行人引路,路边的藤蔓悄悄爬上旅人的衣襟。这里"白欲碎""青乍肥"的描写特别传神,把静态的景物写得充满动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这样逍遥自在的景色让人完全沉醉,真想就此摘下官帽("抽簪"指辞官),永远享受这自然之乐。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小细节(撩衣服、草长胖)展现春日生机
2. 颜色对比鲜明(雪白梨花/青翠草色)
3. 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云霞引路、藤蔓爬衣)
4. 最后点明主题:向往自由的心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