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三月闻小警出城呈同年谭郡博仲和兼呈潘挥使
振衣休整出城迟,泉石年来是故知。
白发山人归老日,乾城老将得閒时。
谋身于我真成愧,却虏今谁不解诗。
台省未闻忧治世,春风何日到天涯(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三)。
白发山人归老日,乾城老将得閒时。
谋身于我真成愧,却虏今谁不解诗。
台省未闻忧治世,春风何日到天涯(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面对战乱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平静生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讽刺。
前两句写老人匆忙出城避难,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好。"泉石"象征隐居生活,说明他本已退休多年,如今却因战乱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中间四句形成对比:白发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守城老将也难得清闲,可战事打破了这一切。诗人惭愧自己无力保护家园,讽刺那些武将不懂用智慧化解危机("不解诗"暗指不懂谋略)。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朝廷高官们似乎不担忧国家安危,诗人期盼的"春风"既指真正和平的到来,也暗含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全诗用老人和武将的闲适生活反衬战乱的荒诞,通过"愧""讽""盼"三层情感递进,展现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力感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