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

庐山出青天,众山揖平地。
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
我行到江口,遥指山外湖。
江水忽如线,青天半日无。
飞帆掣流流不极,千里犹将见山色。
此中宜有谪仙人,欲往从之不可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开头四句用夸张手法表现庐山之高——仿佛刺破青天,其他山在它面前都像在平地上行礼。香炉峰的云雾被风吹散,化作九江(长江的九条支流)上翠绿的雾气。这里用"揖"字把山拟人化,显得很有趣味。

中间四句写诗人来到江口的见闻。遥望山外的湖泊,江水突然变得像细线一样,连青天都被遮住半边。这种夸张的对比手法,突出了景色的壮阔。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看到飞驰的帆船划过江面,想到千里之外仍能望见庐山,不禁联想到这里应该住着被贬谪的仙人(暗指李白等文人),但想追随却找不到踪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求之不得的惆怅。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庐山景色的动态描写:云雾"散作"江上翠色,江水"忽如线",帆船"飞掣"而过,这些动词让静止的山水活了起来。诗人通过远近景的切换(从仰望高山到平视江面),营造出立体的空间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