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游塘书怀二首 其一

脉脉常多病,睢睢竟寡谐。
鸴鸠知分量,稿木任形骸。
虫语喧清夜,藤花媚小斋。
逃虚何足叹,心迹幸无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多病孤独却内心自足的知识分子形象,展现了他在清贫生活中的精神坚守。

前两句"脉脉常多病,睢睢竟寡谐"直白地表达了诗人长期体弱多病、性格孤僻难以与人相处的状态。"脉脉"形容病弱的样子,"睢睢"则是孤傲不合群的神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像小鸟(鸴鸠)一样安守本分,如枯木(稿木)般不在意外表;夜晚听着虫鸣,看着藤花装点简陋的书斋。这些描写传递出诗人虽身处困境,却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是诗眼:虽然逃避现实(逃虚)看似消极,但诗人庆幸内心追求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心迹无乖)。这体现了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在不得志时仍能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和日常景物,展现了知识分子在逆境中的精神世界:承认现实的困顿,却在简单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在平凡中见坚韧的生活态度,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