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两处温泉的不同特质,暗含对自然本真与世俗浮华的思考。
前两句写雁门温泉的天然纯粹:泉水滚烫如沸水("热于汤"),但它的清澈源自古老纯净的源头("古道场")。这里用"古道场"暗示泉水与佛教修行之地的关联,突出其未经雕琢的天然气质。
后两句突然转向骊山华清池的典故:诗人调侃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沐浴的往事,说这里的泉水至今还带着脂粉香气。用"应笑"二字点出讽刺意味——同样是温泉,骊山水因沾染世俗情欲而失了本真。
全诗的精妙在于:通过两处温泉的对比,不着痕迹地表达了对自然本真的赞赏(雁门泉)和对奢靡风气的批评(骊山泉)。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滚烫却清澈"与"带着脂粉香"的意象对比中,自己体会哪种才是更可贵的存在状态。这种含蓄的批判,比直白的说理更有艺术感染力。
周沔
周沔,字朝宗,苏州(今属江苏)人。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进士(明王鏊《姑苏志》卷五)。官溧水丞(宋《景定建康志》卷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