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补陀宝阁
久怀登览兴,偶作化城游。
觉海通金刹,慈云护宝楼。
昙花非色相,祇树不知秋。
绣栱悬霄汉,雕阑控斗牛。
徘徊双眦决,汗漫一身浮。
遐观三千界,雄图四百州。
夕阳兴废迹,逝水古今愁。
回首沧江上,高歌起白鸥。
觉海通金刹,慈云护宝楼。
昙花非色相,祇树不知秋。
绣栱悬霄汉,雕阑控斗牛。
徘徊双眦决,汗漫一身浮。
遐观三千界,雄图四百州。
夕阳兴废迹,逝水古今愁。
回首沧江上,高歌起白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壮丽的景色描写,又暗含人生感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六句写登阁前的期待和阁楼的壮观。诗人一直想登高游览,偶然来到这座宛如仙境的楼阁。他感觉这里与佛门圣地相通,祥云环绕着宝楼。阁楼周围的花木超脱尘世,不受季节影响,暗示这里是个超凡脱俗的地方。
中间六句具体描写登阁的震撼体验。诗人仰望雕梁画栋直插云霄,栏杆仿佛能触摸星辰。他徘徊眺望时眼睛都快看不过来,整个人像漂浮在浩瀚天地间。从高处俯瞰,世界尽收眼底,展现出宏伟气象。
最后四句转入人生感慨。夕阳下的古迹让人想起历史兴衰,奔流的江水引发古今愁思。当诗人回望江面时,惊起的白鸥伴着高歌飞向远方,这个结尾画面既洒脱又带着淡淡惆怅。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物理高度转化为精神高度——登高不仅看到更远风景,更获得超脱世俗的视角。那些古迹、流水、飞鸥的意象,都在提醒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道理。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登阁过程自然流露这种感悟,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