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普通人的生活片段,充满人间烟火气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四句像一组生活镜头:月亮已经西沉,屋里依然昏暗,油灯快烧完了,读书人还没收起书卷。家人催促着织布干活,年幼的孩子天真地问现在几更天了。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代普通人家的夜晚生活——既要为生计忙碌,又要照顾家庭,连安静的读书时间都常被打断。
后四句转向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寒露中的秋虫整夜鸣叫,秋风里的树木似乎也在害怕秋天到来。诗人突然感慨:人生百年不过眨眼瞬间,种种烦心事让人忍不住挠头。这里用"树怯秋"的拟人手法,巧妙地把人对岁月流逝的焦虑投射到自然景物上。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是柴米油盐的具体生活,另一方面是面对时光飞逝的无力感。诗人没有刻意说教,只是通过织布声、孩子提问、虫鸣这些日常声响,让读者自然体会到"生活不易"与"岁月匆匆"的双重滋味。这种接地气的哲理思考,正是古诗穿越时空依然动人的魅力所在。
许谦
(1270—1337)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