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诗(原注:初名燕堂,后改曰长春。)
世情日浅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脱簪。
一世简编贻后叶,百年香火奉先心。
诗缘好句须亲录,酒到浓时辄倩斟。
于此更无关意事,时携诸幼步花阴(清颜璹乾隆《永春州志》卷一四)。
一世简编贻后叶,百年香火奉先心。
诗缘好句须亲录,酒到浓时辄倩斟。
于此更无关意事,时携诸幼步花阴(清颜璹乾隆《永春州志》卷一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从官场退休后,过上悠闲田园生活的感悟和乐趣。
前两句说:世俗的人情越来越淡,但自己对人生道理的领悟却更深了。后悔没有早点辞去官职("脱簪"指摘下官帽),回归山林田园生活。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隐居生活的可贵。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退休生活:写书留给后代("简编"指书籍),按时祭拜祖先,遇到好诗句就亲手抄录,酒喝到尽兴时就让仆人斟满。这些日常细节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既有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也有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致。
最后两句是总结:现在的生活完全没有烦心事,经常带着孩子们在花荫下散步。画面温馨恬淡,传递出天伦之乐和与自然相处的愉悦。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核心思想是说:放下功名利禄后,反而能体会到更真实的人生快乐。这种"平淡是真"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有时候最简单的日常,反而能带来最持久的幸福感。
蔡兹
泉州永春人,字光烈。以文学名。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历官南安守,秩满挂冠归,所居名长春书室。尝为试官,取中朱熹,且预言熹他日必非寻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