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松楸涧壑图(二零零九年作)

林云淡荡动秋风,壑底灵泉养蛰龙。
木落天长月如水,何当腾去比孤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动态画卷,传递出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前两句"林云淡荡动秋风,壑底灵泉养蛰龙"像电影镜头般展开:薄云在林间流动,秋风轻拂山谷,清澈的泉水滋养着潜藏的蛟龙。这里用"蛰龙"暗喻诗人自己,就像暂时隐居的能人,在自然中积蓄力量。

后两句"木落天长月如水,何当腾去比孤鸿"笔锋一转:落叶纷飞中,皎洁月光洒满天空。诗人望着远去的孤鸿,突然迸发出冲天而起的渴望——何时才能像大雁那样自由翱翔?这种从静到动的转折,展现了隐居者内心不甘寂寞的壮志。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先是宁静的山林画面,接着是暗藏生机的"蛰龙",最后爆发为直冲云霄的向往。诗人用秋景作背景板,把自己的隐居生活写得既超然物外,又充满动态张力,让读者感受到静中有动、蛰伏待飞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