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后准备写诗,却因春愁分心而画起雀儿的生动场景。
上片写女子梳妆:她穿着金线绣花的薄红衫,梳妆完毕仍嫌不够及时。精心描画如蚕茧般柔美的双眉,生怕泄露一丝春愁——这里"不露春愁"的刻意,反而透露出她心底的愁绪。
下片写创作过程:铺开带着银粉的蓝色信笺,准备写新词。但发呆半天没灵感,索性随手画起丁香枝上的雀儿。这个俏皮细节特别传神,把文人雅士常有的"写作拖延症"写得充满生活趣味。
全词妙在两点:一是用"红衫/银笺/云蓝"等明丽色彩构成视觉画卷;二是通过"嫌迟-寻思-画雀儿"的行为链条,自然流露出女子娇憨神态和淡淡春愁。就像现代人拍照修图半天,最后却刷起短视频的日常场景,让古典诗词有了亲切感。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