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山间游历的闲适与宁静,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旅途的熟悉感:马儿认得旧路,不需要人指引;鸡鸣声从山顶传来,暗示诗人已到达高处。这种熟悉感让人感到安心,仿佛回到了常去的地方。
中间四句用几个生动的画面勾勒出山居生活的惬意:洞口有桃树的地方(暗示世外桃源般的隐逸生活),江边村落快要下雪的天气(寒冷中带着温馨)。熏香炉中的香烟袅袅上升,用木勺舀起清甜的泉水——这些细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朴素与雅致。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爱上了这里,愿意长久停留。深山中的日子过得缓慢而充实,一天仿佛一年那么悠长。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受——当人沉浸在喜爱的事物中时,时间会变得更有质感。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日常场景(骑马、听鸡鸣、看桃树、生炉火、打水)传递出深刻的闲适之乐,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生活细节里。诗人对慢生活的珍视,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尤其能引起共鸣。
张庭荐
张庭荐,字月山。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为宁都尉。事见《宋诗拾遗》卷一六、明万历《宁都县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