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南宋末年国家危难时刻的悲壮情怀。
第一句"多难兴邦海舰移"说的是国家遭遇重重灾难(元军南下),连皇家舰队都不得不转移。但"兴邦"二字透露出在危难中仍不放弃希望的坚韧精神。
第二句"忽逢祀夏配天时"用祭祀的庄严时刻,暗喻国家正统犹在,表达对南宋王朝合法性的坚守。
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诗人说自己作为一个小官员,之所以苟活下来,就是要留着这双眼睛,时刻眺望东方(南宋行都方向),盼望着朝廷军队能打回来。这种"留双眼望王师"的意象,把一个小人物对国家命运的牵挂表现得极为感人。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又有不灭的希望,更通过"小臣"的视角,让历史大事件有了接地气的表达。就像现代人说的"留得青山在",诗人留着眼睛等待转机,这种在绝境中依然坚守的爱国精神,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区仕衡
(1217—1277)广州南海人,字邦铨。入太学为上舍生。慷慨有智略,以天下为己任。尝上书论贾似道误国,又陈恢复之策,皆不为用。归而讲学九峰书院,人称九峰先生。诗文典雅。有《九峰集》、《理学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