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圣君曲》是一首赞美贤明君主的诗歌,用通俗的比喻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理想中的盛世景象。
核心思想:诗歌通过"圣君"这个形象,描绘了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理想社会。就像一棵大树需要稳固的根基,诗中用"兔园仁义基"强调仁爱和正义是国家的基础。
艺术手法: 1. 自然比喻:用"海荡万川集"形容各方力量汇聚,"山崖百草滋"比喻万物欣欣向荣,这些自然景象暗喻国家的繁荣。 2. 今昔对比:结尾"何羡唐虞时"用古代圣王唐尧虞舜作比,说现在的盛世已经超越古代,这是对当代君主的最高赞美。 3. 动静结合:"清明动离轸"写政令推行,"威惠被殊辞"写恩泽广布,一动一静展现治国方略。
现代解读: 这首诗就像一幅盛世画卷: - 明君当政就像打开了好运的开关("景祚启休期") - 治国既要有龙楼般的威严,也要有兔园似的仁爱 - 就像海纳百川、草木逢春,各方人才都来效力 - 连边远地区("渝韎"指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 - 这样的盛世,连尧舜时代都比不上
现实意义: 诗歌反映的是古代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其中强调的"仁义治国""恩威并施"等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有价值。它提醒我们,好的领导应该既有智慧又心怀仁爱,这样才能让社会像春天的草木一样生机勃勃。
王融
(467—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