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过太湖》描绘的是作者在太湖边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周回万水入,远近数州环”,描述了太湖的广阔与周围环境的丰富。想象一下,四周环抱着无数条河流,远处近处缭绕着好几个地区,这个画面既宏大又细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直接描绘,也反映了太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接着,“南极疑无地,西浮真际山”,转而从不同的视角来描绘太湖。这里“南极”和“西浮”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太湖的浩瀚和山脉的连绵,给人以空间上的无限延伸之感。这种手法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太湖的辽阔无边,以及周围群山的雄伟壮观。
“三江归汉表,一径界河间”,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具体化了太湖周边的地理特征。这里提到的“三江归汉表”是指三条河流最终都归入长江,而“一径界河间”则是指有一条小路界在河流之间,两者都突出了太湖周边河流与长江之间的关系,以及水道网络的复杂性。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地理信息的丰富性,也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更为具体和生动的画面。
最后一句“白浪秋风疾,渔舟意尚闲”,则是对太湖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想象在秋风的吹拂下,白浪翻滚,而渔船上的渔夫却悠闲自得。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活状态相结合,形成了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秋风中的白浪和渔舟的悠闲,共同构建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太湖的自然之美,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许谦
(1270—1337)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