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僧舍壁 其二

松风声里草堂幽,欲问归津又小留。
人自看诗春自老,毋烦海燕说闲愁(以上同上书册五页三七三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诗人在僧舍中的闲适场景,透露出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感和超脱的心境。

前两句"松风声里草堂幽,欲问归津又小留"用声音和环境的对比营造出宁静氛围——风吹松林的沙沙声中,简陋的草堂显得格外清幽。诗人本打算询问归途("归津"),却又临时决定再停留片刻。这种犹豫恰恰展现了被自然美景吸引的闲适心情。

后两句"人自看诗春自老,毋烦海燕说闲愁"更富哲理:人专注读诗时,春天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诗人劝诫自己(也劝诫读者)不必像海燕呢喃般反复诉说那些无谓的闲愁。这里"春自老"用拟人手法,将春天比作会衰老的生命,暗示时光无情;而"海燕说闲愁"的意象,则把寻常的愁绪写得轻盈灵动。

全诗精妙处在于:表面写春日闲居的惬意,实则暗含对光阴易逝的敏锐感知。但诗人没有陷入伤感,而是用"毋烦"二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与其纠结闲愁,不如静享当下。这种"烦恼放下"的禅意,正是僧舍题诗特有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