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居生活图景,语言质朴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烟明明""泉曲曲"勾勒出山间雾气缭绕、溪水蜿蜒的自然环境,就像用简笔画出了山水轮廓。"书声出疏林"突然让画面活了起来——树林里传来读书声,暗示这里住着隐居的读书人。
中间四句像一组生活特写:枫叶掩映的茅屋、屋檐下晒着的麻布、园子里散养的鸡畜,这些细节堆叠出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特别是"曝绵枲(晒麻布)"和"纵鸡畜"的描写,把隐居生活接地气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诗人对想要逃避世俗的人说,这样简单的生活就足够美好了。这里没有说教,只是用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告诉读者:真正的满足不在繁华都市,而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淡日常。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白描手法,把抽象的山居理想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闻得到的具体生活。就像现在人向往的"田园生活vlog",用几个典型镜头就唤起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