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舟次集唐

一樽酒尽青山暮(刘禹锡)。雨昏青草湖边过(郑谷)。
沙浅浪痕交(章八元)。云帆碍浦桥(祖咏)。
潮平两岸阔(王湾)。古木疑撑月(李贺)。
何事与心违(于湾)。潇湘人未归(于武陵)。

现代解析

这首《菩萨蛮•舟次集唐》是一首巧妙拼接唐代诗句的集句词,通过不同诗人的名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江湖行旅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时间流动的旅程感
开篇"一樽酒尽青山暮"就像电影开场,酒喝完时青山已染暮色,立即将读者带入黄昏行舟的场景。接着"雨昏青草湖边过"用朦胧雨雾加深暮色氛围,而"沙浅浪痕交"则用细腻笔触描绘船行浅滩的水纹变化。四句诗自然衔接,从饮酒到行舟,从天色到水痕,形成连贯的时空流动。

2. 矛盾交织的羁旅情
下半阕出现有趣的视觉反差:"潮平两岸阔"是开阔平远的江景,突然接上"古木疑撑月"这样奇幻的想象——古树仿佛要撑起月亮。这一放一收之间,既展现大自然的壮美,又透露出行人眼中的孤独感。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明明心向归途("何事与心违"),却仍漂泊在潇湘路上,道出所有旅人共有的无奈。

3. 诗句重组的化学反应
原诗本是不同诗人的零珠碎玉,经重组后产生新意境:刘禹锡的酒、郑谷的雨、章八元的浪、祖咏的帆,这些意象碰撞出"雨夜行舟"的统一画面。王湾的江阔与李贺的奇想搭配,意外形成"天地虽大,孤影独行"的苍茫感。这种拼接不是简单堆砌,而是让不同时代的诗句对话,共同诉说永恒的羁旅愁绪。

全词如同用唐诗碎片拼成的琉璃盏,在暮色江雨中折射出温暖又清冷的光——那是所有行路人都懂的,带着酒意与诗意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