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忠孝两全,以及其中蕴含的矛盾与崇高。
前两句直指人生核心问题:人活着到底该追求什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忠孝"二字。这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根基,忠是对国家的责任,孝是对父母的义务。
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揭示忠孝难以两全的困境:为国家效力、辅佐君王相对容易("易"),但要离开年迈母亲去尽忠却让人痛苦("难")。这种矛盾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军人驻守边疆与照顾家庭的冲突。
五六句表明作者的态度:要把先贤们树立的典范传承下去。这里的"先哲范"指代历史上那些既尽忠又尽孝的楷模人物。
最后两句用"山斗"(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标准,说这些典范虽然高远,但并非遥不可及。而"寥寥碧落寒"的意象,既暗示坚守道德的孤独,也暗含对当下世风日下的感慨。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提出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人生抉择 2. 用简单对比展现深刻矛盾 3. 在困境中仍坚持道德追求 4. 结尾的意象既苍劲又引人深思
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自身的矛盾感受,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种关于"大家与小家"的抉择,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