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山居 其一

地僻故人稀,莓苔多鸟迹。
文峰耸日边,宝剑横山侧。
陟屺仰功勋(先少保墓下享祠即读书处),瞻云思竹帛。
穷经苦蠹鱼,何日售荆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文人生活,同时表达了他对功名事业的渴望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开头两句"地僻故人稀,莓苔多鸟迹"直接点出居住环境的幽静偏远——这里人迹罕至,只有青苔上的鸟爪印证明着生命的痕迹。这种环境虽然清净,但也暗示着孤独。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鲜明意象展开: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支毛笔直指太阳,横卧的山形又像把宝剑。这既是写景,也暗含深意——"文峰"象征文采,"宝剑"代表武略,说明隐居者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随后诗人提到在父亲墓前追思功勋,仰望云彩时又想起史书留名的渴望,进一步展现了他建功立业的抱负。

最后两句道出读书人的困境:像蛀书的蠹虫般苦读经书,却不知何时才能像卞和献玉那样遇到识货的明君。这里用"荆璧"典故,既表达怀才不遇的郁闷,也暗含对朝廷的期待。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真实呈现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既享受山居的清幽自在,又难掩建功立业的渴望;既有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又摆脱不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束缚。这种矛盾心理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自然流露,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复杂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