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树滩

榆溪缭而深,樟滩直而豁。
地偏乱石据,门险众流夺。
未到声先闻,滔滔殷天末。
高云惊忽濆,老叶危已脱。
青山如痴聋,终古遭恫喝。
滩旁有寒鹭,久立不嫌聒。
急流安得鱼,愚哉此生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僻险峻的河滩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暗含了人生感悟。

开头四句像用镜头扫过环境:弯弯曲曲的榆溪,开阔的樟树滩,满地乱石,湍急的水流夺路而出。这里用"门险"形容河道狭窄如险门,水流像在争夺出口,画面感很强。

中间六句突然"上特效":还没看见滩就先听见轰隆水声,高空的云似乎被水声惊散,老树叶被震得纷纷掉落。最妙的是把青山比作"痴聋老人",永远被水声恐吓着——用拟人手法让静止的青山有了表情。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白鹭像个呆子站在急流边等鱼,诗人忍不住吐槽:急流里哪能抓到鱼?这鸟太傻了!表面写鸟,实则暗讽那些在不利环境中硬碰硬的人。就像现在说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全诗妙在三点: 1. 动静结合,从溪水到云、叶、山、鹭都活灵活现 2. 用声音当主角,写"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效果很震撼 3. 最后白鹭的"愚"像相声的包袱,让人会心一笑后想到自己是否也做过类似傻事

这种写景+哲理的模式,就像用自然纪录片讲人生道理,比直接说教高明多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