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雪

六出夫何甚,经旬散野堂。
喜心翻作厌,瑞物恐为殃。
岁晚思新火,天寒望太阳。
荒村风雪里,赖有隔年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冬腊月里一场持续多日的大雪,以及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六出夫何甚,经旬散野堂"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六出"指雪花(因雪花多为六瓣),诗人感叹这场雪下得太大太久了,已经连续十多天覆盖着荒野和房屋。

中间四句展现了矛盾心理:一开始见到瑞雪还觉得欢喜,但久了就开始厌烦;本应是祥瑞的雪,现在反而担心会带来灾祸。年末天寒时,人们渴望温暖的阳光,期盼能重新生火取暖的日子。

最后两句"荒村风雪里,赖有隔年粮"是点睛之笔:在这荒凉村庄的风雪中,幸好还有去年存下的粮食可以度日。既写出了农民的艰辛,也表现了他们未雨绸缪的智慧。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喜-厌""瑞-殃"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普通百姓面对极端天气时的真实感受。结尾的"隔年粮"既是对现实的描写,也暗含了"有备无患"的生活哲理,让读者在寒冷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

薛师鲁

薛师鲁(一一九六~一二五八),字与参,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以恩补将仕郎。十五年,为上虞尉。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处州录事参军。淳祐三年(一二四三),知无锡县。宝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扬州。六年卒,年六十三。事见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三五《宋通判薛师鲁行状》。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