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永平府》描绘了北方古城的历史沧桑与和平景象,通过对比古今,展现战火平息后的宁静美好。
前四句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古城画卷:古老的永平府(今河北卢龙)镇守着幽燕要地,城外青山连绵直插蓝天。孤竹君(商周时期贤人)的祠堂已荒废在云雾缭绕的树林中,滦河水奔腾流过歪斜的石桥。这里用"祠荒""梁偏"暗示时光流逝,历史遗迹逐渐被自然吞噬。
后四句转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汉代飞将军李广曾在此戍边成名,而如今太平年代已无需守边将士。最后用生动的画面收尾:不必再唱悲壮的《出塞》军歌,眼前只见牛羊悠闲吃草,原野绿草如茵。通过"战"与"和"的强烈反差,突出和平生活的珍贵。
全诗妙在将历史厚重感与田园牧歌融为一体,城墙、祠堂等历史符号与牛羊、青草等生活意象交织,让读者既感受到岁月沧桑,又体会到太平盛世的安宁美好。语言看似平实,却通过空间(城外青山)、时间(汉代至今)、声音(军歌与牧歌)的多维度对比,传递出对和平的深切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