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与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1. 从甜蜜誓言到现实分离: 开头两句“结褵事君子,誓作形与影”描绘了新婚时的美好:女子嫁给心爱之人,发誓要像形影一样永不分离。但紧接着“人事多乖戾,彼此睽燕郢”笔锋一转,说世事难料,两人像燕子和郢地(比喻相隔遥远)一样被迫分离。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瞬间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2. 孤独等待的煎熬: “尺书沉素鳞,啼鹃催逝景”两句非常形象:她寄出的信如石沉大海(“素鳞”指鱼,古有鱼传书信的说法),而杜鹃的啼叫声(古人认为杜鹃啼声悲切)更让她感到时光飞逝、青春虚度。这里用“沉”和“催”两个动词,强化了她孤独无助的心情。
3. 倔强与心碎的交织: “妾命讵终薄,君心那得冷”是女子的内心独白:她不甘心认命(“讵”表示反问),也不愿相信丈夫会变心。但最后两句“开帘花扑面,泪落纷如绠”却暴露了她的脆弱:窗外花开正好,她却泪如雨下(“绠”是绳子,比喻泪水连绵不断)。这种强撑坚强却崩溃落泪的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她压抑的痛苦。
诗歌的魅力: 全诗没有直接控诉,而是通过“书信无回音”“杜鹃催时光”“对花落泪”这些日常细节,层层递进地展现女子的心理变化。语言朴素却充满画面感,比如“形与影”的甜蜜、“泪如绠”的悲痛,让人仿佛亲眼看到她的故事。这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动人之处。
陆正
陆正(?~一三二三),本名唐辅,宋亡后改名正,字行正,号率斋居士,海盐(今属浙江)人。入元屡荐不起,隐居教授,元英宗至治三年卒。门人私谥靖献先生。有《正学编》、《乐律考》等,已佚。事见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