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泉

朅来坐幽亭,恍在昆山曲。
清越声盈耳,群工琢良玉。
又疑跻金阙,仙班佩相属。
圆环碎琼琚,登降互击触。
洒然襟袍爽,无处著利欲。
不贪以为宝,对此景高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幽静的亭子里听泉声时的美妙体验和心灵感悟。

开篇写作者来到幽静的亭子里,听着泉水声,恍惚间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昆仑仙境。泉水清脆的声音像一群工匠在雕琢美玉,又让人联想到天宫仙人们佩玉相碰的声响。这里用"琢良玉"和"佩相属"的比喻,把自然泉声转化成了富有艺术美感的意象。

中间部分继续用珠宝美玉来形容泉水:圆润的水珠像碎落的琼琚美玉,水流起伏相互碰撞。这些精致的比喻让普通的泉水变得珍贵起来,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写作者的感悟:泉水让人神清气爽,洗涤了心中的私心杂念。点明主旨——真正的珍宝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这种不贪图物欲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产生了向往高尚情操的愿望。

全诗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和丰富的联想,把泉水的自然之美与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品格的人生态度。最妙的是把无形的泉声转化为可见的珠宝形象,既生动又富有深意。

陆九韶

(1128-1205年),字子美,号梭山居士。抚州金溪人。陆九渊的四哥。与弟陆九龄,陆九渊合称“三陆”。曾与朱熹进行《西铭》论战,指出朱熹太极之失,“不当于太极上加无极二字”。又曾谓“晦翁(朱熹)《太极图说》与《通书》不类”。筑室梭山,自号梭山老圃,讲学其中。嘉泰己丑年卒。著有《解经新说》、《州郡图》、《家制》等。

0